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强调让孩子全面发展,却一直忽视非虚构类阅读的重要性?

2017-06-20 徐徐风 小多童书



主讲人|徐徐风

笔录整理|顾怡


这是小多童书的原创文章,来自小多读者群的第28次分享内容,欢迎朋友圈转发分享,未经小多童书(ID xiaoduoui)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感谢小多读者群大林妈、庆鹏妈、思涵妈、源源妈、通通妈对文字整理的帮助。



各位小多的读者和家长朋友,大家晚上好!作为小多《少年时》杂志的忠实粉丝,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非虚构读物的认识,希望对大家选择、购买、引导孩子阅读非虚构类读物有参考价值。



本期精彩内容


在婴儿时期,孩子就已经具备逻辑与推理能力

槟榔很冰的狼?

纽约市政府对虚构与非虚构读物的比例要求是3:7

做笔记?精读?泛读?如何阅读非虚构类书籍?



在进行正式的讲座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讲,当你在读一本书,或者听一个讲座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写这本书的人,做这个讲座的人的背景。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拥有的经验、知识图式,来理解和诠释这个世界。所以,尽管大家都觉得自己要尽量做到客观理性,但是一定也有个人的偏好和局限性。我这里也介绍一下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这里的局限,看到我在这里面擅长的领域。



曾经也是文学少女

如今更重视非虚构阅读


我的正式职业是在公益机构做儿童阅读推广,但是我首先是一个带孩子做了十几年亲子阅读的妈妈,同时也在欧洲呆过几年,亲历过欧洲的小学教育,并且在这个时间又做了儿子的全科老师。所以,我对儿童的成长和中西方的教育有一个比较感性的体验。


 

除了做儿童阅读相关的事情以外,我在这之前又做了十年的时尚行业的经济分析和咨询顾问工作。我的专业实际上是服装设计与管理工程,偏向理性和逻辑,但所处的行业又讲究创意,这是我觉得我身上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

 

那大家也可以了解到,我不是老师,不是学教育出身的,不是学儿童文学的,我其实是站在一个中性而非文学的角度来看待阅读,也站在一个儿童发展的角度,而不是说学校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阅读的。当然,我自己以前也是一个文学少女,也喜欢阅读文学,但是因为个人特点和工作经历的关系,其实我更关注非虚构类的阅读。

 

最近有一篇新闻,叫《十位儿童阅读名家推荐新世纪中国优秀童书》,这些书都是非常优秀的中国原创的童书,我大概看了一下,在80多本推荐书籍当中,非虚构书籍,包括科普类知识类读物总共只有6本。站在我的角度来说,这个数目是远远不够的。由这个事情也引起来,我想详细地讲讲我对非虚构类读物的一些理解。


 

谁提出了这些问题?


大家还记得自己的孩子是从多大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探索这个世界的吗?比如说开始问为什么,开始对这个世界有疑问,开始去动这个动那个,开始捣乱……


 

十几年以前,我在逛新浪论坛的时候,看到一个爸爸说,有一天他家三岁的孩子,一整个下午都在那不断地推开门关上门,再推开再关上,重复这个过程。这位爸爸也非常有耐心,在那观察了半天,然后产生了疑问,这个孩子在那干什么呢?他在折腾什么呢?他在求阴影面积吗?

 

事实上这位爸爸最后发现,孩子确确实实是在观察影子的大小和门打开多少度之间的关系,他反复地推,反复地看。


我因为经常混在一些家长的群里,也经常会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问题放在下面,大家可以看一看,想一下这些问题都是什么样的人提出来的。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的学者薛涌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说他女儿三岁的时候,可能他给她讲过有关上帝的事情,然后女儿就问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是鲁迅先生当年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问他先生的,结果当然被训斥了一番。

 

第三个问题是我儿子六岁的时候,我们刚刚从中国来到瑞士才一个星期,有一天我在做饭时,他问了我这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非常的有深度非常的深奥的,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应该对物理的知识有一些了解,大家猜一下这是什么人?其实,这是一个有一年我在上海静安区,一个六岁的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提出来的。我当时对这个问题相当震惊,她妈妈给她听过一些物理学的故事及为她读过一些读物,她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儿童一直在试图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问题,有一些甚至属于非常伟大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是研究室里冥思苦想提出来的吗?是上课的老师们分给学生们让他们去思考的吗?统统都不是。这些问题就是孩子们在自然而然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他们之前拥有的一些概念、知识,不能解释他们现在观察到的现象的时候,使他们产生的疑问。

 

在了解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以后,我们就知道儿童一直在试图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通过感知觉,也就是视觉、听觉、痛觉、味觉等一些直接感受,加上综合各种感觉基础上一些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这个通称是叫感知觉。虽然我们把它分成感觉和知觉,但这两个是完全不可能分开的。有了感觉,一定会产生知觉,知觉一定包含着感觉。这些是最初的对世界的这种感受,对外界信息的一些接受和反应。


 

当然,人的其他心理过程还有思维、记忆和想象。通过这些心理过程,人们就感知这个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所有这些过程其实都是同时完成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听讲座,如果很长时间我没有说话了,大家肯定会觉得:视觉上,屏幕上没有一条一条的语音信息;或是听的人会觉得没有声音了。通过你刚才的记忆,你就知道刚才是连续播放的信息,为什么现在没有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思考“出了什么问题?”“是网络故障吗?”可能你也会想象,“哎呀,后台(工作)人员,是不是在焦急地解决问题呀?”所以很多的心理过程都是综合发生的。

 

我们时时刻刻在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接受一些外界的信息,然后对它进行加工,还有一些思维的过程。


 

在婴儿时期

孩子就已经具备逻辑与推理能力


那么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的呢?也就是说刚才问大家的,我们自家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他好像不是一个迷迷糊糊傻乎乎的小迷糊,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动动这个,动动那个,拉拉抽屉,尝尝这个。大家有没有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在上面放了两张图片,一个是新生儿的视力检查,一个是新生儿的听力检查。大家都有经验,视力检查的时候,孩子的视线会随着灯光或是彩色的球移动,响铃的时候,孩子会往有声音的那边去转头。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有明显的想要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行为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肯定已经在想了,“这个明亮的东西是什么?它去哪里了?”“这个声音是什么,它去哪里了?”

 

随着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越来越多,获得的概念和事实越来越多。他们偶然当中会发现一些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发现一些相关的关系,那么他就会运用这些发展出来的简单朴素的推理能力去验证自己的发现,然后获得结论,并且进一步提出一些未知的问题。

 

比如说,小孩子可能会发现,早晨起来,妈妈穿上衣服,背上包,然后他就开始哭了,因为他知道,妈妈要上班了,要离开他了。这就是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在我们的周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觉得小孩子都是迷迷糊糊的,懵懵懂懂的。他的发展过程都是从浪漫到精确的,就是从不那么清晰,糊里糊涂,然后才慢慢到准确,所以一开始不用给他们那么准确的东西,就是多读读童话、儿歌,长大以后再读科普一类,知识一类的东西。还有一种认为小孩子,用泛灵的观念,觉得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多读读童话,有助于提升想象力。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其实我们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经历了从想象中的神话,模模糊糊,到相对客观的一个过程,但是关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是会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呢?这种复演论,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假设,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至于泛灵论,人类学家玛格丽特•麦德研究发现,在3万2千幅幼稚的儿童所作的画里,根本就不存在说将动物,物质现象,或者无生命的物体,进行拟人化的案例。他由此认为泛灵主义可能只是由文化因素导致的,而不是真正的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特点。

 

由于对婴儿开展认知能力的研究难度非常大,所以相关研究也不是特别多。有些研究可能还存在着争议,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很多概念有可能要被重新考量了。

 

比如说,因为小孩不能说话,不能进行相关的语言交流方面的测试,所以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些视觉方面的,让他们在不可能事件上停留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测试。研究前提是如果说婴儿对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的事物,肯定就很快不看了,但是对一些陌生的、新加入的、不合理的、新奇的事物,婴儿的停留时间就会比较长。在这样的一个研究前提下,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婴儿早在3、4个月时,就能开始明白:物体需要支撑才不至于倒塌。下面有一个书上的图,我发给大家看一下。



上面这个图,婴儿看到一个盒子上面再摞一个盒子,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当第二个实验开始的时候,就是第二个盒子放在第一个盒子的边上,没有摞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婴儿就表现得非常惊奇。研究人员推测,他们对这种事情,就是觉得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新奇的关注。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婴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相对确定的认识,而不是混混沌沌,糊里糊涂的这种状态。那么,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思考也是越来越多的。我找了几张这样的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些都是儿童主动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的景象。我觉得当父母的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经常都是这样的。如果留心的话,经常会发现是这样。当然还有更多的一些是搞破坏、拆开、打碎、乱撒这样的行为。

  

 

阅读

不仅仅是阅读文学


既然儿童很早就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那我们为什么不提供包含世界万物的各种百科一类的读物给他们呢?其实,看一下我们之前的课本,我记得我儿子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到三年级左右,才有科普读物放到课文里面去。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晚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我想有这样的几个原因吧。首先就是我们说的,我们对儿童的理解,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能力、思维发展过程不够了解,我们认为可能他到了八九岁,开蒙以后,才能认识这个世界。到那个时候,我们才需要给他提供相关的材料。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们的读物太少,我小时候能够想起来的可能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几种科幻作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觉得学课本就够了,不需要其他课外读物,所以课外读物也非常少,那科普类的、非虚构类的、基于客观事实的就更少了。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语言文学这门课比较强调鉴赏性的文学阅读,强调修辞、强调情感表达、强调体验、意境审美,没有把阅读当做一个综合了情感体验、信息获取、思维发展、反思评价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本身语文阅读材料的准备就比较少,当然在阅读活动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比较单一。


 

现在的非虚构类读物非常丰富


我也找了两张图片,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现在和过去读物的不同,当然我只找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其实现在百科一类的,凡是你想要的,想到没想到的都有的。包括现在出版的科普书,都有VR系统,通过扫描会有全息投影这种多媒体。

 

当然我也想通过我今天的介绍,会有更多的人去读这样的书。因为你知道了,才会去买它、读它。这个就像是创新的传播一样,一样新的事物得有相关的人把它传播出去、散发出去,然后才有人会去采用它,才有创新的传播。



上面图中的图书,我做了简单的分类:


第一类就是一些基本概念的书,比如颜色、形状、事物的基本名称等概念;


第二类就是原理介绍类的图书;


第三类是启发创想思维的书。因为这本书比较早了,它里面提了一些看起来是不可能的问题,比如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当地球突然停止转动了会发生什么。它里面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促使你去思考,也示范了如何去提一个问题。第四张也属于这一类。


下面一类是动手做实验的书,让你去证实一些事情;或是先预测再去证实;或是解决这个问题。


再下面的一类书,是某一个领域的历史书。我这个人其实以前很不喜欢历史书,因为我总也记不住这个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后面我发现一些领域的历史书真的是很有帮助。因为它能够告诉你,在这个期间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它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中间经过了什么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中间有哪些反复、错误、修正,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就像我在研究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文字产生的历史、印刷产生的历史,阅读、图书馆的历史,这个对于了解现状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出版的历史,更是让我发现了在儿童的阅读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很多家长都对领域历史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能推荐一些给孩子们。我所知道的,比如说《科学的历程》、《威尔逊讲大科学家》,还有果壳出的一套《用七十万年造一张床》系列这些也都非常不错。

 

最后一张是小多少年时中的某一期,这种交叉领域学科知识是我非常喜欢的。这个我后面会提到。小多少年时这点非常好,它会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来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并且用很有意思的插图来增加趣味性,非常棒。


 

分享一些专注非虚构书籍阅读的例子


大概从2000年开始,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就开始繁荣,各种图书都被引进进来。我记得海飞主席说,全球最优秀的出版物,现在都在中国出版了。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关注了一些孩子们的发展,前几年做为央视一档节目的出题人之一,看了一些选手的资料。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小选手,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有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历史,他最开始喜欢历史是很偶然的,从植物大战僵尸里面有一本讲历史的书,他就喜欢上了。等到他三年级的时候,他自己去书店买了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包括漫画版、小学生版,还有古籍出版社的文言版,前前后后买了七八个版本,自己反复对照研究。



四年级的许同学是小小军事迷,他自己读的书包括《百年航模》、《狙击枪与狙击手》、《武器百科》、《十万个兵器之谜》、《世界无人机百科》、《战争名将》、《生与死》、《南京大屠杀》、《美国海军中国海军未来发展》、《战列舰》、《美国空军美国陆军》……

 

还有一位五年级的钱同学特别热爱古建筑,最喜欢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除了阅读古建筑的书之外,还利用假期参观古建筑和寺庙,临摹壁画和雕塑等。

 

十岁的王同学是个小小的“经济人”,他阅读的书有《牛奶可乐经济学》、《穷爸爸富爸爸》、《饭桌上的经济学》之类的。他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卖晚报,还摸索出自己的营销策略,就是扫店;二年级开始批发滚铁环,请同学们免费玩作为一种展示推广策略。

 

还有一位五年级的赵同学特别喜欢史前神话和古书,什么《山海经》、《千金方》、《本草纲目》、《三体》、《广义相对论》等,都读完了。读完了《千金方》和《本草纲目》,他还给爸爸配药酒。

 

当然了,也有很多阅读虚构类作品的孩子,创作漫画、写童话、写小说、写诗歌等等,这种例子非常多,所以我这里重点举例的是阅读和专注于非虚构类作品的例子来给大家作参考。


 

为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

我们应提供更多非虚构书籍


从儿童对这个世界全方位的探索过程中,我个人认为,除了从生活中为儿童提供探索、认识、体验、观察的机会之外,也可以协助他们进一步地发展,借助丰富的知识类读物,扩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地观察和思考。下面这个图是我在北京青少年阅读大世界做调研的时候,偶然遇到密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那儿做自由阅读。



我发现大概80%的孩子都在读那些很有趣的科普知识类的图书。从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这种兴趣,反而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前面提到过的那个例子,鲁迅先生小时候问他的先生“怪哉!这个虫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被他的先生狠狠地训斥了。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的发展过程,我觉得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再发生了。


 

从职业发展来讲

也应提供更多非虚构书籍


其实,我们通常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职业应该也有三百六十行吧,但是在这三百六十行里有多少是需要高超的文字技能的行业呢?当然我们说通常工作当中对文字、书写能力是基本需要的。但是需要特别高超的,强调文学性、特别构思的工作能力的行业,其实不是那么多。


 

如果说我们日常的阅读、学校的阅读还过于强调这种文学读物的欣赏性和鉴赏性,我觉得就太局限了!既然孩子们的兴趣五花八门,未来可能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再这个期间为他们提供满足他们兴趣需要、多个学科的非虚构类读物呢!



槟榔=很冰的狼?


另外我认为,从儿童开始发展到他未来工作领域这个阶段里,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有必要让他们逐渐在专门的知识体系里面,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创造出来的,来理解世界的一些假想的知识模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洋葱,数学家可能会计算它的直径和形状;物理学家可能会关注它的质量和密度;生物学家可能会关注细胞的形状;化学家有可能关注它里面所含的物质。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学科,它有自己的不同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如果说,孩子们长大以后会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那么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一个专门的领域内的知识体系。



这是“爸爸去哪儿”里的一段,当时他们在台湾,有人说台湾有槟榔。然后小朋友就问“冰狼”就是“很冰的狼”吗?当时因为他们是从读音这方面来讲的,一个是植物的专有名词——“槟榔”和发音的“bing”“lang”和日常接触中“冰”“狼”。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专门概念体系和日常概念体系的不同。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对于比如说未来想深入到学科领域前沿的人来说,要掌握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掌握。

 

如果说孩子们对许多不同的领域感兴趣,那么我觉得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尽早去越来越多的了解这个领域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你了解的越多,会对这个领域更了解,也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未来也就有可能做出更多的发现和创新。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会说,《读书》这个杂志上,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我就是不知道它说了什么,因为《读书》上发的文章,可能就涉及到文学评论、哲学等专门领域,所以这个专门的体系,一般人对这些专门概念不是很理解。这就是一般通用概念和领域内专门概念的区别。

 

再比如说“白马非马”这四个字,可能一、二年级的小孩子都能认识这四个字,但是真正是能够去了解这四个字背后的中国哲学、中国逻辑推理理论的,可能还不是那么容易。


 

非虚构类读物都有哪些?


非虚构类读物中,它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要求就是真实的、客观的;它跟虚构类读物的个人想象、重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还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在查阅“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我们发现这个非虚构类作品的定义为:基于真实事实和信息的作品。作者认为它们是客观的。这些作品的范围包括一些论文、新闻报道、回忆录、日记、文献、科学研究报告、图片、自传、旅行指南、蓝图、技术文件、使用手册、图表等等。涵盖的领域从自然科学到如地理经济研究、历史研究、社会观察研究、战争、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哲学、还有艺术等多个专门领域。当然这是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定义,对于儿童来说,定义应该是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概念来准备的这类读物吧。这些材料的一个特点,就是尽量真实和客观,你的论断是可推理、可证实的。

 

我觉得这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你要有证据可证明你的论断,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接触的日常信息里,培养这种相关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纽约市政府对虚构与非虚构读物的比例要求是3:7


非虚构类读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读了以后,对感兴趣的学科,那学校里的这点知识可能根本就不在话下了。



“登月舱”这个公众号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一个初中孩子,对化学感兴趣,不光初中化学课本看完了,高中、大学的化学课本也都看完了。然后他就通过“维基百科”、“谷歌”,一直追踪到该领域的前沿。他认为结构化学非常重要,有好多未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初三就立志要做结构化学方面的研究了!

 

杨鸣镝老师也提供了一些美国的数据,她说美国最近才开始加强非虚构类读物的阅读,但据我了解应该是比国内推荐的要早。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曾经问过纽约市政府对于学校图书管理系统中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要求,他们的要求是3:7;很多图书管理员觉得这个比例不合理,会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比例调到5:5;不过这个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3:7的比例是非常震惊的。

 

还有一些资料就是美国中学生他们读物类别建议比例是:文学2:知识2:说服类2;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有一项服务,它准备了一个50册的图书包,向全国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图书包里面的内容类别比例是:知识类6:传说1:创作绘本小说1:外文书2。大家可以看下,这些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都是非常高的。


 

做笔记?精读?泛读?

如何阅读非虚构类书籍?


有很多家长问我说,小孩子阅读非虚构类书籍,需要像大人一样做笔记或思维导图吗?这要根据孩子年龄来看,太小的孩子没有必要每次都去做,可以选择一部分,比如读五本书拿其中两本来做,也就是选择很小的一部分去做精读,去掌握这种方法,训练这种思维,而另外的一些书就可以做自由阅读。



那么,这一小部分的书,如何进行精读呢?

 

欧美有一种表格,分三栏,第一栏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想要了解什么,我的问题是什么;中间这栏就是:读完了以后,我知道了哪些,我获得了哪些知识;第三栏就是:我还想了解的知识或者我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填在这一栏。如果想尝试一下的话,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就是读一本书的前、中、后,可以对这本书进行一些梳理。

 

一般来说,我觉得大部分的阅读里面保持一定量的精读、深入阅读或者叫close reading,其他五分之三左右的让孩子自由阅读去扩展他的知识范围或者深度、领域,因为自由阅读是没有评价的,不管你读懂没读懂,在阅读当中会享受乐趣的,这个乐趣本身就会让孩子对所读的内容有比较好的接收,当然有一部分用来促使他,用来锻炼他的思维,锻炼他的思考方法、思路也是有用的。这两者我觉得有一个比例上的平衡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当然这个五分之三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年龄段来分析。比如低年龄的小朋友,看的都是二三十多页的绘本,这个阶段很少会有需要家长带着分析、思考、提问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的自由阅读就可以多一些;但是到了大学,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在专业领域发展,那么精读、深入阅读的量就需要多一些。

 

事实上,在对一部分书做精读训练的时候可能再做其他阅读时会自动地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当然这只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可以这样做,如果立志一定要掌握自己很不熟悉的一个领域的知识,想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建议去做详细的笔记、思维导图;如果是儿童成长过程当中的阅读,不建议让孩子做太多笔记或思维图。


 

阅读不同类别的非虚构书籍

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结构吗?


我们在做书目是会考虑所有的类别都要包含,生物、植物、化学、建筑、交通,所有的都会尽量放入书目里面去,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是这么考虑的:人,都是24小时,你不可能样样都行的。所以孩子如果愿意在一个类别里面投入时间,花更多的时间,我觉得就可以让他多花时间在这上面,没准他在这方面就会是一个很深入的研究者了,其他的不见得一定要去平衡,有的孩子就研究二战研究得特别好,有的就是研究物理研究得特别好,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他们会花稍微多一点的时间去看感兴趣的这些领域的书,但并不是说其他科目他们就一概不感兴趣、一概不用去读。让他们多去接触,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多投入一些精力,不用特意去遵循比例结构。另外,也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是不是不好呢?

其实并不需要担心,因为我看到这个家长的孩子是九岁,他这个年龄正处于广泛认识世界的阶段,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很小时就有自己感兴趣的专门领域。如果孩子没有自己专门感兴趣的领域,什么书都看,那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从儿童本身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我们所能够提供的读物的多样性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都有充足的理由为孩子们提供这些多样化的、包含世界万物的(知识类或叫科普类或叫非虚构类)读物。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我今天分享的结尾:



- 小多资源共享 -


第一步:关注【小多童书(ID xiaoduoui)】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底部菜单【共享】,小多的共享资源,全在这里~~~~



-The End-


小多推荐



少年时 · 第三辑

2017 全新升级


【最新少年时视频】

“攻占”人类大脑——大脑,神经冲动,脑电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09crzj4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少年时视频

生动形象地解释深奥的科学知识 | 如何收看视频?

在少年时目录页/封底扫描「少年时视频」二维码收看。

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多童书」(ID xiaoduoui),点击底部菜单【共享】-【少年时视频】获取视频资源。


少年时阅读指导

专题编辑以点代面引导科学人文阅读【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如何从一本书收获创造感? |   如何科学地向孩子解释VR、AR? |  我和女儿是怎样一起创作“星期天的哲学课”? |  博物学家段煦带你畅游北极 |  疫苗的“前世今生”  |  历史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  我们的宇宙有多大?  |  揪出食物中的“捣蛋鬼” |  计算机究竟是怎么和人类交流的? |  大脑包含了人类对自身最大的好奇心



小多教育分享

国际教育大咖分享科学教育理念【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持续发展自己的兴趣?  |  如何在小学阶段养成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  |  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兴趣和职业的关系?  |  音乐启蒙故事  |  怎么培养一个超爱读书的孩子   |   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妈妈:这段育儿路,我坦诚而完整的分享  |  什么是教育的核心?  |  逛故宫培养批判性思维  | 在美国新州,有所不一样的学校  |  那些美丽的星空是怎样被记录下来的?  |  引导少年阅读的详细方法 | 危险的新趋势就是个人化 | 说说那些实用的急救技能 | 音乐启蒙与我的摇滚梦 |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



一旦

年少的你
邂逅了《少年时》


也许
你会不再
甘于平视这个世界



把前沿科技讲清楚、把科学和人文相连




关注少年的阅读、教育和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分享活动音频文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